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黄敏、实习生张斓馨)8月1日,“陶瓷文物最小干预保护修复研修活动”成果展在云梦县博物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全国35家文博单位44名文物修复工作者,在多领域专家指导下取得的保护修复最新实践成果,以期推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


此次成果展亮点突出,通过随色修复、降阶修复、隐痕修复、展陈装置、数字化修复等多个板块,全方位呈现不同修复技术路径与效果。为让观众深入了解修复工作,主办方特设研修活动视频专区与陶瓷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示区。观众可近距离感受修复过程,探寻文物修复背后的艰辛,凝聚“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社会共识。

云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海波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他表示,要筑牢安全防线,坚守保护第一;要深化价值挖掘,讲好文物故事;要系统阐释文物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与文创开发,让文物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惠及大众。

“本次修复成果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历史记忆的重拾与传承。”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先福称,展出的每件文物均在“最小干预”原则下恢复物理完整性,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信息真实性。同时,该展览是湖北省博物馆支持云梦县博物馆发展、探索湖北省博物馆与云梦县人民政府共建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的系列举措之一。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孝感市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将从8月1日持续至10月1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参与此前“陶瓷文物最小干预保护修复研修活动”的文物修复工作者颁发结业证书。

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导航网,股票平台哪个靠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