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中信证券分析称,新规鼓励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发展权益类产品,强化合规要求,遏制行业利益输送与恶性竞争,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2025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降费力度大,规则适度简化,鼓励长期投资。
根据新规:
1)认申购费:股票型基金上限由1.2%/1.5%调降至0.8%;混合型基金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债券型基金上限由0.6%/0.8%调降至0.3%。同时,对于持续持有期限超过1年的投资者,基金销售机构可以免收其后端认申购费。
2)销售服务费: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上限由0.6%每年调降至0.4%每年;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上限由0.4%每年调降至0.2%每年;货币市场基金上限由0.25%每年调降至0.15%每年。同时,对于持续持有期限超过1年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份额,不再收取销售服务费。
3)赎回费:通过将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并将四档赎回费率简化成三档,新规降低了收费机制复杂性。同时,新规优化了7日、30日、6个月持有期限的赎回费安排,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
4)客户维护费: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形成的保有量,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50%,保持不变,鼓励销售机构提升个人客户服务能力。向非个人投资者销售形成的保有量,销售除股票/混合型基金以外的基金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15%,较《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下降15ppts。
此外,新规鼓励基金销售机构可以在覆盖成本的前提下,对除赎回费外的基金销售费用实行一定的优惠。
▍呵护权益类基金发展。
含“权益”量越高的基金,费率下降幅度越小:1)认申购费:股票型基金最高下降幅度小于50%,而混合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最低下降幅度均大于等于50%。费用调降后,前者费率仍达到0.8%,后两者费率仅为0.5%/0.3%。
2)销售服务费:股票/混合型基金下降幅度仅为33%,货币市场基金与指数/债券型基金下降幅度分别为40%/50%。费率调降后,前者费率是后两者费率的至少2倍。
3)客户维护费:向非个人投资者销售形成的保有量,仅调降销售除股票/混合型基金以外的基金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上限至15%,而销售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上限保持30%不变。
▍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鼓励投顾发展,着力提升行业直销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1)对于结算资金孳生的利息,基金管理人除扣除支付的划款手续费等合理费用外,应当全部归入基金财产;基金销售机构应当按照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归入基金财产或支付给投资者,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2)基金管理人不得通过在特定基金销售机构设置专属份额、实行差异费率等形式,不公平对待同一基金的不同投资者。进一步强化投资公平。3)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提高了投资者短期炒作成本,加强了对同一基金其他投资者的保护。4)基金销售机构收取的客户维护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投资者返还或者变相返还,防止恶性竞争与利益输送。
减少重复收费,鼓励基金投顾发展。一是基金管理人销售其自身管理的基金,不得收取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二是基金销售机构同时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应当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最优价格执行原则,对投资顾问业务形成的保有量,不得收取客户维护费,切实防范利益冲突。
中国结算搭建FISP平台,增强行业直销服务能力。新规规定,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简称“直销服务平台”或“FISP平台”)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结算”)建设并运营的,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各类机构投资者提供基金账户管理、交易指令传输等电子信息流转与管理服务的行业性服务平台。2025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FISP平台正式启动运行。FISP平台通过制定统一业务标准、对接多元主体、汇集行业直销力量,为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提供了集中式、标准化、自动化的“一站式”全流程数据信息交互服务,有效解决了公募基金行业传统直销业务运营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行业直销业务服务水平,更好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新规要求行业机构积极对接平台,并鼓励机构投资者通过FISP平台申赎公募基金,增强行业直销服务能力。
▍合规要求提高,内容与时俱进。
新规还着重阐述了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应该具备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制度与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同时,新规优化信息披露要求,强化细化从业人员廉洁从业、合规从业规范,遏制行业内恶性竞争,明确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基金销售业务及费用实施自律管理。
▍张弛有度,对渠道收入影响较预期更趋温和。
我们测算新规对包括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转换费相关基金销售收入影响,预计对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渠道影响分别为21.4%/17.6%/20.1%,综合在~20%。2024年行业基金销售相关收入386亿元,按新规影响比例20%测算,约为77亿元。对客户维护费,行业层面股混基金或调降28亿元。机构层面看,个体差异明显,机构通相关业务突出代销机构承压明显,但对行业整体影响相对有限。具体看:
▍测算2024年公募基金投资者共支付1993亿元,本次降费涉及费用类型占比36.6%。
按费用类型来分类,基金投资者支付的费用包括基金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认申购费、赎回费、转换费,以及其他费用。其中隐性费用主要包括交易佣金和其他费用,是基金净值的扣除项;其余为显性费用。基于Wind和基金业协会年报的数据,我们测算2024年基金投资者总成本1993亿元,包括管理费1227亿元(其中客户维护费347亿元),托管费274亿元,认申购费63亿元,赎回费42亿元,转换费4亿元,交易佣金107亿元,销售服务费277亿元。其中基金销售收入732亿元,本次降费涉及的认申购费、赎回费、客户维护费、销售服务费共计729亿元,占投资者承担成本的36.6%。
▍认/申购费市场竞争充分,预计影响程度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
调整幅度看:股票型基金认申购费上限调降33%/47%;混合型基金调降比例达到58%/67%,债券型基金调降50%/63%。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披露数据,2023年股票/混合/债券基金成立规模加权最高认购费率为0.84%/1.11%/0.45%,2023年股票/混合/债券基金成立规模加权最高认购费率为1.22%/1.38%/0.58%。据此计算(认/申购费率取孰高),股票/混合/债券平均费率约需下调34%/64%/48%。
影响产品规模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5日,股票型基金中,2007只基金披露最高申购费率,其中1876只基金费率高于0.8%,占全部股票型基金规模的28%;3028只基金披露最高认购费率,其中1430只费率高于0.8%,占全部股票型基金规模的29%。混合型基金中,4823只基金披露最高申购费,费率高于0.5%的为4667只,占全部混合型基金规模的96%;4729只基金披露最高认购费费率,费率高于0.5%的为4631只,占全部混合型基金规模的93%。债券型基金中,3755只基金披露最高申购费率,费率高于0.3%的为3238只,占全部债券型基金规模的84%;3625只基金披露最高认购费费率,费率高于0.3%的为2795只,规模占比77%。
认/申购费对各渠道影响看: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披露数据,2023年银行在股票/混合/债券基金中认申购占比分别为5.04%/32.76%/21.42%;券商在股票/混合/债券基金中认申购占比分别为61.92%/12.84%/5.86%;独立第三方在股票/混合/债券基金中认申购占比分别为21.12%/31.20%/28.21%。在2023年各渠道基金销售收入结构中,认申购费在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分别是26.52%/33.07% /8.29%。
从各渠道收取费率看:第三方渠道由于竞争充分,通常采取1折甚至0.1折,上限调整预计对实际费率影响有限;券商渠道目前通常为4折,除股票型基金影响有限外,对混合和债券基金逼近上限,预计会产生一定影响;银行渠道虽然部分也已开展折扣提升竞争力,但大多核心基金并未打折,预计实质影响最大。我们分别按40%/20%/5%对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计算认/申购费调整影响,则对银行/券商/第三方基金销售相关收入影响分别为10.6%/6.6%/0.8%。
▍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行业42亿元收入将全额返还给投资者,对基金投顾调仓产生明显影响。
此前赎回费不计入基金资产部分,代销机构可与基金公司约定分成比(自30%至100%不等)。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披露数据,2023年银行赎回费收入占基金销售收入比为3.94%,券商占比4.82%,独立第三方为11.21%。此外,新规要求6个月以上免赎回费,而目前C类基金1个月即免;若按新规要求,基金投顾调仓成本将明显提高,新规正式施行时是否调整有待观察。
▍销售服务费收入占比最高,独立第三方影响最为明显。
销售服务费针对不收取申购费的C类份额,以及货基收取,行业一般100%为代销机构收入。
调整幅度看:销售服务费费率上限股票/混合型基金下降幅度33%,货币市场基金与指数/债券型基金下降幅度分别为40%/50%。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披露数据,2023年货币基金成立规模权平均销售服务费率0.16%,股票基金0.36%,混合基金0.38%,债券基金0.24%;预计调降主要影响债券和货基,下调至0.2%和0.15%,降幅分别为16%和7%。
影响产品规模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5日,仅78只债券型基金披露销售服务费率,费率高于0.2%的为57只,规模占整体债券型基金比为1%。对于货币基金,则有360只基金披露销售服务费率,费率高于0.15%的为274只,规模占整体比84%。销售服务费率调降主要影响主要货基。
销售服务费对各渠道影响看: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披露数据,在2023年各渠道基金销售收入结构中,销售服务费在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分别是69.03%/ 61.90%/ 80.25%。我们按10%对各渠道测算销售服务费调降影响,则对银行/券商/第三方基金销售相关收入影响分别为6.9%/6.2%/8.0%。
▍客户维护费主要针对机构客户持仓量大的债基和货基,对机构通业务突出的机构,以及债基货基保有量大的代销机构影响明显。
根据Wind数据,2024年公募基金全行业尾佣分润比例为32.3%,规模加权后机构持仓比例为43.2%。其中股混尾佣分润比例为47.5%,规模加权后机构持仓比例为37.5%,按个人投资者50%上限,机构投资者30%上限,测算尾佣分润比例上限为42.5%,行业层面需要下调5pcts(2024年股混基金管理费565亿元,5%尾佣对应28亿元)。其他基金尾佣分润比例为27.7%,规模加权后机构持仓比例为45.0%,按个人投资者50%上限,机构投资者15%上限,测算尾佣分润比例上限为34.3%,高于当前实际分佣比例。整体看,对行业影响有限,但对业务特色突出的个别机构影响明显,特别是机构通占比较高的代销机构。
▍投资策略: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客户维护费上限,简化赎回费等一系列规则,减免长期持有基金的投资者的费用,多维度降低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成本。同时,新规鼓励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发展权益类产品,强化合规要求,遏制行业利益输送与恶性竞争,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中国证监会同日启动FISP平台,推动行业直销服务发展。我们认为,本次降费新规对渠道收入影响较市场预期更趋温和。结合新华社报道,以基金销售环节相关费用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费率改革预计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估算降幅约为34%,实实在在让利于投资者。监管指挥棒导向明确,有利于公募基金行业持续优化行业产品结构,从价格内卷转向专业服务能力和投资者陪伴质量提升,推动行业整体向更加规范、健康和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作者:田良 陆昊 薛姣 童成墩 林永健 张君翔,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销售环节料降费 34%,鼓励权益类基金发展与长期持有》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导航网,股票平台哪个靠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