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一早,福建舰驶向南海的消息刚一公布,日本防卫省的情报就跟上了。地点、方向、同行舰只,一五一十全晒出来,还提醒自家人“提高警惕”。随后战机紧急升空,空中警戒拉满,同时国内媒体开始热炒“堤丰”中程导弹部署计划。
动作之快,让人怀疑日本是提前掐好了表。
这条航母动向情报时间点很微妙。就在福建舰往南走的同时,美日正启动年度最大规模的“坚毅之龙-25”军演。日本自卫队拉上1.4万人,美军投了5000人,三军齐上,还专门把“堤丰”系统拉进测试环节。这场原本就排在日程上的军演,时间点像是故意踩着福建舰的节奏。
美日把姿态摆得很足,中方却没有配合演一出“针尖对麦芒”的戏码。公告一句“这是一项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就把外界的期待冲击降到了最低。但对对手来说,这低调恰恰是最不舒服的。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福建舰是另一回事。
它不是普通航母。它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作战半径、舰载机出动效率、打击深度,全都比前两艘有质的飞跃。更关键的是,它代表着中国海军从滑跃到弹射的跨越。对于南海这样敏感的战略方向,这意味着什么,不需要多解释。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在新航母即将交付前走这一程序。2019年,山东舰正式列装前,也曾南下南海做科研试验。当时的公告用词与这次几乎一模一样,没有针对谁,一个月后就挂了军旗服役。所以,这次福建舰的动作,被很多军迷解读为进入交付倒计时。
不同的是,这一次美日的反应更急更密集。
美方的姿态尤其耐人寻味。赫格塞斯亲自打电话给中国防长董军,说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按常理,如果真想示强,这个时间点派航母去南海、穿越台海才是直白的回应。结果美国的动作反而是沟通,显然是看明白如今的节奏谁在握。
日媒还翻出一个细节:其实在9月3日中国“九三阅兵”前,美方就想安排这通电话,但被中方拒绝了。这次福建舰南下,美方又主动求通话,而且说了软话。结合美国当前的战略处境,这很容易理解。
美国在调整全球部署,军费压力山大,印太策略推进受阻。它没法在南海、台海、东海同时施压。中国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推装备建设,稳扎稳打,美国看得清楚。
相比美日的紧张,台湾方面几乎没啥动作,也没出什么正式的应对评论。赖清德的重心放在岛内政治斗争上,把军事安全几乎全交给美军兜底。这种依赖,早就延伸到军购和军演上,结果是防务能力没有实质提升,钱却花在了买高价装备和文宣上。
台军内部清楚,福建舰和“九三阅兵”展示的东风系列导弹,都不是专门冲着他们来的。战略目的早就超过了台海这一隅。
南海比台海更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尤其是菲律宾,几乎每次台海紧张,它都要在南海蹦跶一番。福建舰南下的前几天,中国自然资源部刚宣布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全合法合规,但菲律宾马上用“主权争议”来渲染,营造实质控岛的印象。
菲律宾近几年在南海动作频繁,一是配合美日在军事合作上加码,二是炒热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这种做法只会制造更多不确定因素。美日在东海的军事部署已经很密了,南海很可能是他们下一个重点施压方向,而菲律宾就是关键支点。
对此,中方其实早就铺好了防御网。从2023年起,中国海警、海军、海事、渔政等多部门在南海联合巡航,保持对局势的持续掌握。福建舰的南下,不排除也是在测整个南海的海空态势控制能力。
这次福建舰的行程,看似只是一次科研试验,却在短短几天里引发了美日的同步军演、日本的空中紧急警戒、美国的软话通话、菲律宾的舆论动作。
在这些反应链里,能看出谁在被动跟节奏,也能看出谁在用自己的节奏影响全局。福建舰依然在南海海域航行,按程序走完这次任务。
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导航网,股票平台哪个靠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